用户空间| 简体版| 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首 页 > 工作动态

贺州市民政局在粤桂线第五轮联检工作第一次联席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2025-04-16 15:50     来源:贺州市民政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4月11日,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在广东省信宜市联合组织召开粤桂线第五轮联检工作第一次联席会议,贺州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雷天在会上以《拧成“一股绳”,共护粤桂边界“平安线”》为题,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发言,这也是贺州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管理工作近年来连续四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组织召开的相关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粤桂线第五轮联检工作第一次联席会议现场

贺州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雷天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以下是发言全文:

贺州地处桂粤湘三省(区)结合部,素有“三省通衢”之称,是广西连接湖南、广东的重要区域性交通枢纽。贺州市与湖南省永州市,广东省肇庆市、清远市毗邻。粤桂边界肇庆贺州段、清远贺州段总计约251公里,沿线实地埋设界桩4颗,涉及贺州市八步区7个乡(镇)、1个国有林场、28个行政村、82个自然村。自第四轮联检以来,贺州市民政局通过与肇庆市、清远市民政局建立巡检、联动、联谊机制,推动边界地区干部群众关系更加和睦,人际交往更加密切,谱写了边界地区睦邻友好谋发展的新篇章。



一、主要做法



(一)



建立网格管理模式

针对地处丘陵山区、边界线长、插花地多、历史上存有争议地带的特点,贺州市加大界线、界桩的管护力度,聘请当地群众为界桩管护员,组建了界桩界线巡护队,建立县级民政部门、乡镇社会事务办、村委干部及自然村小组长为网格员的四级网络,对界线界桩实行网格化管理,由乡镇网格员负责组建工作微信群,按照一月一排查、两月一上报、一季一小结的方式,将负责区域内界线两侧地貌地物变化情况及界桩情况第一时间报告至县级网格员,形成“个人管点、村屯管段、乡镇管线、民政管面”的管理模式,及时掌握边界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



深化沟通协调机制

贺州市民政局与肇庆市、清远市民政局深化互访机制,建立省际边界联合党支部,联合开展界线界桩业务知识培训,通过开展“理论联学”“组织联建”“队伍联育”“工作联促”“纠纷联解”“发展联谋”的“六联共建”,近年来联合调处解决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同时将“六联共建”的内容写入三市签订的《平安边界共建协议书》,达成市级民政部门每季度至少互访一次,县级民政部门每月至少互访一次,乡镇政府每半月至少互访一次,重大事项随时走访的共识。

(三)



强化边界联谊活动

整合乡镇社工站、村党群服务中心、志愿服务队等资源,以文艺汇演、体育交流赛、知识问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近年来开展边界联谊活动40余场次,参与群众超过3000余人,展现了粤桂一家亲、共同谋发展的生动场面,营造了毗邻市民政局领导常握手、县(区)民政局、乡镇干部常牵手、基层群众不动手的良好局面。



二、取得成效



(一)



巩固了边界地区和谐稳定

2023年9月,管护员发现4445004号界桩遭到了不明车辆碰撞,导致界线指向不明确,肇庆、贺州两市民政部门及时到实地进行勘察,联合公安部门查明了事件原因,宣传了界线及界桩管理规定,明确了由肇事方承担界桩中心点测绘及修复费用,及时修复了界桩,维护了界线标志物的权威性。

(二)



深化了联检成效

湘粤桂三交点位于海拔1436米的芙蓉顶,地处崇山峻岭,无道路通达,沿路布满荆棘,徒步检查维护需要8小时左右。为提高联检效率,湖南永州、广东清远、广西贺州三市民政局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商定由清远市负责筹资修建一条通往湘粤桂三面桩的道路,2021年5月长3.4千米,宽3.5米的泥石道路竣工,检查维护三面桩用时缩短至2小时,该道路的修通也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为解决湘粤桂三交点434445I号界桩存在的年久风化破损,不利于管护的问题,2021年9月按照最新标准对界桩进行了更换,并设置界线界桩宣传和警示标志。

(三)



促进了民政业务的融合发展

在深化平安共建的基础上,贺州市民政局与湖南省永州市、广东省肇庆市、清远市民政局探索党建引领湘粤桂三省(区)边界市救助共建,于2024年7月签订了《党建引领湘粤桂三省(区)边界市救助共建协议书》,建立就近救助的协调联动机制,破除行政区域,实现跨省救助。2024年贺州市共受理43户106人在居住地提交的社会救助申请,为86名流浪乞讨人员提供返乡救助,政策惠及湘粤桂边界地区约20万人,为边界地区困难群众提供暖心民政服务,深化了平安边界共建。(作者:吕成英)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